教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 正文

暴庆刚

职称:教授

邮箱:


暴庆刚,男,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1999年就读于河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0-2006年就读于菠菜担保论坛大全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儒道哲学、魏晋玄学

开设课程: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专题研究、管理伦理专题研究

学术论文:

《林希逸读< 庄子>“五难”说析论》,《诸子学刊》,2023年第27辑

《宋代庄学评点中庄子思想批判析论》,《安徽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王雱的庄子学论纲》,《庄学研究》,2021年第2期

《宋代庄学诠释中四种“逍遥游”析论》,《哲学研究》,202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庄子“逍遥游”诠释中的歧义现象析论》,《诸子学刊》,2019年第19辑

《妙涉斯趣 提掣纲领——王雱对< 庄子>各篇作意、逻辑结构及制名寓意的阐发》,《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6期

《王安石的庄子学略论》,《兰州学刊》,2017年第11期

《文化自信集中表现为核心价值观自信》,《人民论坛》,2017年6月(中)

《儒家之“学”的德性意蕴》,《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

《阮籍的庄学诠释与生命实践》,《兰州学刊》,2015年第10期

《言意之辨在王弼经典诠释中的运用及其方法论意义》,《江淮论坛》,2015年第4期

《玄学的诠释学形态嬗变及其思想史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性命双修:张伯端的内丹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10日

《从知性诠释学看郭象< 庄子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27日

《葛洪道教思想中的金丹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6日

《诠释学视域中的郭象圣人人格论》,《孔子研究》,2012年第3期

《竹林玄学的“生命实践诠释学”——以阮籍、嵇康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2期

《“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王弼老学诠释中的矛盾及其解决》,《人文杂志》,2011年第6期

《郭象的自生说及其理论吊诡——基于郭象哲学知性品格的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不能也不应重建“儒教”,而应复兴“儒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9日

《郭象的性分论及其理论吊诡》,《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

《郭象对生死的知性阐释——兼与庄子的生死观作比较》,《人文杂志》,2010年第4期

《论郭象的是非观》,《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郭象的自然观述论》,《人文杂志》,2009年第3期

《郭象的无为政治观述论》,《人文杂志》,2008年第2期

《境界形态与实然形态的双重涵摄》,《人文杂志》,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论支遁逍遥新义之“新”》,《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

《自由·自然·名教》,《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汪汉忠的< 灾害、社会和现代化>》(书评),《学海》,2005年第5期

《析“物不迁义”之双重论旨》,《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

《老子“道”论的人学意蕴》,《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论庄子自由思想之超越品格(上)》,《东方论坛》,2004年第1期

《论庄子自由思想之超越品格(下)》,《东方论坛》,2004年第2期

《墨学之成为绝学探因》,《东方论坛》,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孟子荀子天人合一理论异同新探》,《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差异性:庄子齐物思想的复归》,《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学术著作:

1、《天籁之音:悦读< 庄子>》,专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反思与重构:郭象< 庄子注>研究》,专著,菠菜担保论坛大全出版社,2013年版。

3、《千古逍遥:庄子》,专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中华经典悦读丛书》(13本),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5、《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哲人》,副主编,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6、《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副主编,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7、《中国哲学关键词》,主编,合著,菠菜担保论坛大全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哲学关键词》英文版,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社,2020年版。

8、《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经典》,副主编,合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科研项目:

1、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释道三教融合视阈下的宋代《庄子》解释学研究,主持人。

2、201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玄学的诠释学形态研究,主持人。

3、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反思与重构:玄学的诠释学研究,主持人。

教学和科研获奖:

1、2010年,菠菜担保论坛大全第六届“我最喜爱的老师”

2、2010年,列入菠菜担保论坛大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3、2011年,“菠菜担保论坛大全中国银行”奖教金

4、2013年,菠菜担保论坛大全首届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奖

5、2014年,江苏高校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2014年,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2020年,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9、2022年,菠菜担保论坛大全第七届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奖


个人简介:

1、2010年,菠菜担保论坛大全第六届“我最喜爱的老师”

2、2010年,列入菠菜担保论坛大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3、2011年,“菠菜担保论坛大全中国银行”奖教金

4、2013年,菠菜担保论坛大全首届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奖

5、2014年,江苏高校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2014年,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2020年,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9、2022年,菠菜担保论坛大全第七届青年教师人文科研原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