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任:《作为工具的历史,抑或是被唤起的记忆?》,《读书》2023年第11期。
谢任:《“干部”:一个新名词进入中共革命语境的历史》,《党史研究与教学》2023年第5期。
Xie Ren, “Running counter to what contemporaries valued”—The intellectual shift of Liu Boming of the May Fourth period,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 56 No. 2, Spring 2023.
謝任「海外神社的在地化?——以小笠原省三在中国的活动为中心」、『非文字資料研究』第26号、2023 年3月。
谢任:《战争遗迹与精神动员:作为战时日本集体记忆的南京光华门》,《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2年第4期。
谢任:《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的“慰灵”与“显彰”设施探析——以南京菊花台为例》,《军事历史研究》2022年第6期。
谢任:《“新青年”与学衡派》,《史学月刊》2022年第10期。
谢任:《从向外到向内:“五四”前后刘伯明教育思想的转折》,朱庆葆、孙江主编:《新学衡:新文化运动的异途》,南京:菠菜担保论坛大全出版社,2021年,第36-49页。
谢任:《庆典中的政治:日本纪元二千六百年纪念与中国沦陷区》,《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20年6月刊全文转载)
谢任:《恶的象征:南京沦陷期间日伪的政治符号》,《江海学刊》2017年第5期,第172-177页。
谢任:《景昌极先生传略》,朱庆葆、孙江主编:《新学衡》第2辑,南京:菠菜担保论坛大全出版社,2017年9月,第34-41页。
谢任:《神社与它的躯壳——对南京五台山日本神社的考察》,《学海》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6年10月刊全文转载)